2020届艺术设计学院高玉冉校友毕业感言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5-14 14:45:40 浏览次数:
校友感言
不知道多少岁月都败给了“时光荏苒、岁月如梭”这八个字。
2016年的八月末,父亲便送我来到了这个学校—山东女子学院,这一天是我的开学,也是父母家人寄托的厚望。开学第一天忙碌到竟然没有停下来好好的看一看这个学校。
之后,2018年的某一天,班里的同学跟我说,第一次见我是在排队的时候,排在我的后面,同学心想:这人好看起来社会啊。啊,心中一丢丢懊悔,竟然留给同学的是这样的印象。现在回头想来,哪怕像琐碎的、定格的画面,却也是幸福的。阳光下的笑声和平常而随意的谈论,还有这个自己见过春夏秋冬的校园,都成了回忆,而这回忆再也不是像小学那一张同学录所能放的下的了。这个学校教给我们的那些品质,诸如诚信、责任、与爱,诸如如何去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,这些已经融入了我们。
直到今天,这个学校为我就留下的那些“财富”足以令我心怀感恩。
“亲舍友”,至于为啥要加个“亲”,是因为一起经历的有些事吧,实在是傻乎乎却又只有一股子冲劲,亲舍友“坑”起来的时候最是心安理得,亲舍友才敢在他们面前是哭或笑,四年啊,这是陪我成长的人啊,四年的青春,没由来的缘分,让我四年间的每一天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,我们一起“抗争”,一起立下“flag”,一起去考试,一起去上课,一起去吃饭,一起去做饭,一起做傻事,一起哭一起笑。不能多说,说,便说不完了。
“亲老师”,怎么说呢,真的是幸福,遇到他们之后,我曾经想过,真是为什么所有的好老师都让我们遇到了呢!话说,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在先导课上,或者不是叫先导课,久的连课程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,现在想来,甚至当时的情景也已经想不清楚了,但是隐约记得他们很年轻。后来,一节一节课的上下来,怎么说呢,亦师亦友,离家,最亲近的长辈便是他们了吧。陶艺课捏泥巴、立体构成捏太空泥、民间工艺扎染剪纸、家具课做小家具,还有无数的比赛建模做展板,无数我们曾称之为赶作业而睡不醒的日子,直到毕业工作,我们才感受到那是他们给予我们的多么大的馈赠。有此良师,终生受益。
“亲同学”,印象非常深的是写生,那是班里的第一次集体外出活动,大家一起去婺源,大家一起坐车,一起在车上听歌,我还结实了一个很好的朋友,那是一段独特的记忆,我们共同拥有的一段记忆。大二的时候,大家一起加班写作业(当然,这么赶也跟我们的拖延有点关系,嘘),我骑车去给大家一起去买午饭,那是记忆中的十七八个大包子。还有大家一起看林正英的影片。后来,因为一个活动,大家在操场上拍合照,大家人很齐。
即将毕业,这个学校带给我太多不舍,一草一木,哪怕是一个陌生人。如今,心怀感恩,继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