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届教育学院马慧茹校友毕业感言

来源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0-05-14 15:37:5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2020年初夏,迎来了我大学时代的最终章。

女院四载,细小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。此刻拾起笔,细数四年的光阴,仍觉自己好像刚入校那般青涩稚嫩,然不知不觉间却已变得羽翼丰满。

现在应该是女院最好的季节吧,到处溢满新绿,生机勃勃,无论是清晨、午后还是傍晚,都能够感受到暖融融的微风。每到这个季节,我都会尽情享受,并期盼着酷热难耐的盛夏晚一点到来。然而当时光的车轴迈入二零年代时,我清楚的意识到,我要和泉城的盛夏说再见了。

2016年高考后的暑假,当时的我还并不太清楚心理学到底学些什么,只是觉得这三个字看起来很有魅力,总之要比什么金融、外语、汉语言这些专业有趣的多(本人文科生,专业选择有限),激动之余买了专业科普书,似懂非懂的看了些,专业知识没记住多少,但是有一句话却深深印在了心里——心理学是一门科学。科学,这两个字好像离文科生很远,我能学好么?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对心理学的憧憬,我走进了女院。

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第一节专业课,王姝琼老师的《普通心理学》,我们专业的人一般简称它普心。那节课,姝琼老师说,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未来势必会有许多职业被淘汰,然而我们学习心理学的人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。现在想想,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,不会被时代淘汰,这样的话依旧很有力量,依旧振奋我心,更不用提当时那个站在心理学大门外的小白了。

四年过去了,我对心理科学的热情只增不减,真的非常感谢心理学专业的老师们,每一位老师都从国内心理学顶尖的高校毕业,老师们带给我们的学术氛围,让我难忘感恩又充满敬意。陈晓燕老师就像我们专业的大家长,课堂风趣又生动,时刻为我们着想;王姝琼老师温柔可亲,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令人敬佩;刘浩强老师平易近人,喜欢和我们分享学术和生活趣事,深受大家的喜爱;徐晓燕老师认真严谨,专业的测量功底让我们学到了不少有用的技术,使我们心理测量的“启蒙者”;洪帅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,多元的背景丰富了我们的视野,让我们看到了心理学专业的不同可能;李胜操老师温文尔雅,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一位学生,努力帮助我们成长;李中良老师对待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难忘,也为我们让我们了解今后要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专业。

当然,四年的精彩生活也少不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,忘不了在学生会任职期间有幸参与了“三下乡”、心理情景剧大赛、辩论赛等活动的准备,锻炼了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,也忘不了大一做干事时,一遍又一遍的核对奖学金,一份又一份的资料整理。个中滋味,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懂得,压力巨大时的辛酸也好,活动圆满成功的喜悦也罢,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成长的阶梯。

感谢路敏老师,和路老师工作过的同学们都指导,她永远都会用同样严格的标准对待所有的工作,在这样的标准下,让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,也成长的越来越好;感谢春晓老师,春晓老师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,让人想要学习却又难以企及,当然,我也会努力向这种高度靠近,成为更好的人;感谢绍妮老师,绍妮老师短暂的做过我们的辅导员,我也有幸短暂的与她工作过,她会主动帮你解决困难,十分温暖,尽管是短暂的缘分,但却留下了长久的回忆,;感谢我们的辅导员天娇老师,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总是尽力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,老师努力的样子让我们感动又敬佩。

大学四年,最不后悔的事就是进入教育学院,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,老师们的关怀与教诲仍犹记耳边、历历在目,教育学院温暖的学院氛围让我难忘,愿我们都能满怀希冀,展翅翱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