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届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1802朱瑞雪校友毕业感言

来源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5-28 09:51:34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

    学生党的夏天才叫夏天,漫长得让人失去耐性的暑假,空调房里吃西瓜,和喜欢的人约去图书馆里自修,然后趴在桌子上睡着。坐在操场草坪上,有带着青草香气的风轻轻划过我,是难得的体育课,我摊在草坪上,肆意的翻了个身,恬静,有种淡淡的幸福感,看着,蓝天白云,云卷云舒,厚厚的云遮住了太阳刺眼的光辉,只留下了适宜的光辉。而大人的七八月,只能叫“天很热的那些日子”也不知道今年毕业后还能不能体验到夏天的感觉……

    “夏天对中国的孩子是特殊的,中考,高考 ,毕业,所有重大转折点都发生在夏天  无处可藏的炎热意味着旧生活的终止和新生活的开启,逼迫着对成熟毫无准备的我们向前走 ”。

    写这篇毕业总结的时候,刚刚考完专升本考试,衣服寄出去了,行李箱也收拾好了,一瞬间感觉空落落的。三年,好像是一下子就过去了。

我平时是一个喜欢记录的人,我翻看了从2018到2021年的动态,我是个絮絮叨叨的人,将近500条动态,但是我一看照片就能知道那一天发生了什么,就知道那天我的心情是开心还是难过,这么多回忆,都是青春留下的痕迹。

    其实我们都明白过完这学期,三年的青春就结束了我们要各奔东西,去面对不同的人生了。

    再遇见也都会是另一种模样了吧。

    记得没来济南读大学之前,特别不擅长与人交流,也不乐意搭理别人;现在可以跟陌生人问路,也可以帮助不认识的人。

记得还没来济南读大学之前,都没见过火车高铁。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回家的时候,既迷茫又害怕。现在也习惯了,独自穿梭在城市中也不会觉得害怕。

    到现在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:先成人,再成才。”

成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?是考上什么样的学校,取得什么样的学历?有个什么样的工作,多少的薪水,什么样的社会地位?还是成为一个身体健康,心理阳光,自食其力,不管处于什么境况下都能时常感受到和创造幸福的人呢?当然,这两者既不矛盾又不对立,只不过是价值取向的偏重不同。

    每个人,都自带足够的生命力资源,供自己向上向阳的生长。想起老师讲的,一个常感幸福的人,必备的四要素:体能(健康的身体,充沛的体力精力),意义(有生活的意义,人生的使命感)成就(能够从完成做成的一件件小事中感受到成就感,从成功走向成功),人际(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与他人和谐的相处,得到认同和欣赏),人做好了,自然成才了。

    我想大学所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课的知识,更多的是学会一些你之前都不会学到的道理,这些道理就像是财富,足够使你受用终身。而大学里交到的朋友,也有可能会是你一辈子的朋友。

    我还喜欢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,根植于内心的修养,无需提醒的自觉,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,为别人着想的善良。

    其实是对一个人文化与教养的诠释,一个人具有的学历,知识是衡量这个人文化的基本尺度,但有无文化或文化的高低,与这个人的教养是不能划等号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现在对于一个人是否有文化的定义,往往是多方位的,不应该只有知识,还应该有教养,有素质。

    希望大家都可以做一个温暖的人,有素养的人。

    都怪夏天的风太温柔了,像老朋友,像旧时候,一点都不想要离别。我还想和朋友们坐在操场中央,在操场上跑跑步,吹微凉的夜风,吐槽那一群人拥挤且闷热的食堂,在宿舍哈哈哈哈哈大笑,不顾形象……

    不能再多说了,再说要收不回来了。

    最后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,谢谢你们!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,谢谢你们!

    愿大家的每一步,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。毕业不代表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。

    愿此去前程似锦,再相见依旧如故。

    我的青春结束了,未来我们再在夏天相遇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