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届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宋佳 校友毕业感言

来源:宋佳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6-11 16:41:4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《算法之美:一场与逻辑的共舞》

计算机科学的四年,是一场与算法共舞的美学探索。大一时,我在冒泡排序的重复交换中初识算法的韵律,虽然效率低下,却像一曲笨拙的圆舞曲,让我看见逻辑的节奏感;大二邂逅动态规划,那些重叠子问题的巧妙拆解,如同复杂的探戈,在状态转移方程中展现出优雅的层次感。

 

最痴迷的是大三的 "密码学算法" 课程。当看到 RSA 算法用大质数分解构建安全壁垒,当理解椭圆曲线加密在有限域中的美妙运算,我忽然明白:算法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,更是数学与逻辑编织的艺术。我们在 CTF 竞赛中破解古典密码,用维吉尼亚方阵还原明文时,仿佛在与历史上的密码学家对话;在实现 SHA-256 哈希算法时,每一轮位运算都是对信息完整性的诗意承诺。

 

算法之美,还藏在团队协作的默契中。记得开发 "智能仓储调度系统" 时,我们为优化多机器人路径规划,在 A * 算法基础上引入冲突搜索(CBS)。团队成员围坐在白板前,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机器人移动轨迹,当最终方案将仓储效率提升 40%,那些交织的线条如同一曲算法的交响乐,让我懂得:最美的算法,从来不是独行的代码,而是一群人思维碰撞出的逻辑火花。

 

专业教会我的,是 "简洁即美" 的设计原则。在实现 K-means 聚类算法时,我们用肘部法则替代经验值选择聚类数,让算法自动寻找最优解;在优化神经网络结构时,我们用剪枝技术剔除冗余神经元,让模型在保持精度的同时更轻盈。这些实践让我明白:真正的算法之美,在于用最少的资源达成最优的解,就像文档中说的 "在试错中明确方向",每一次算法优化都是对 "美" 的重新定义。

 

站在毕业的舞池中央,那些曾让我辗转反侧的算法难题,如今都成了记忆中的优美舞步。未来,我愿做一名永远在调试的舞者,在算法的舞台上,跳出兼具效率与优雅的逻辑之舞,让每一个数据结构都成为舞鞋,每一个算法步骤都化作旋转的轨迹,在计算机科学的聚光灯下,演绎属于自己的算法美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