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媒学院21文产 张典 校友毕业感言

来源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10 15:45:1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
时光匆匆,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在山东女子学院的求学时光已接近尾声。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,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,那些与母校共同成长的日子,早已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。

记得初入校园时,“坤德含弘,至善尚美”的校训便深深印刻在心底。作为学生,我始终将学习视为第一要务,课堂上专注聆听老师的每一次讲授,课后认真钻研专业书籍,从文化产业概论到创意策划实务,每一门课程都像是一把钥匙,为我打开了探索文化世界的大门。大学期间,我先后获得二等奖学金1次、三等奖学金2次、进步奖学金1次,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学业的肯定,更让我明白:脚踏实地的积累,终将成为向上攀登的阶梯。犹记得2022-2023学年,第一学期斩获三等奖学金时,我暗自发誓要更上一层楼;第二学期如愿获得二等奖学金,那一刻深切体会到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的真谛。

除了专业学习,校园里的各类活动为我的大学生活镀上了缤纷色彩。2021年,在“建党百年,红旅中国”旅游讲解大赛中,我以红色文化为脉络,精心打磨讲解内容,最终捧回“最佳内容奖”,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播的力量——原来那些沉淀在历史中的故事,能通过我们的声音触达更多人的心。2023年,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,从撰写讲稿到反复打磨授课细节,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用青年视角解读思政理论,最终获得三等奖的经历,让我明白思想的碰撞能激发出更耀眼的火花。

在文体活动中,我也从未停下脚步。2023年与队友们并肩作战,拿下校级羽毛球争霸赛团体第三名,我也获评“优秀运动员”。训练时的挥汗如雨、赛场上的默契配合,让我懂得了团队精神的珍贵——胜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荣耀,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。同年5月,“国青杯”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中,我的作品荣获学生组三等奖,这次跨领域的尝试让我意识到:文化与创意本就没有边界,敢于突破舒适区,才能遇见更广阔的天地。

大二至大三期间,我担任学院“到梦空间”副部长,负责第二课堂活动审核工作。这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次对责任的深刻实践。从核对活动细节到把控流程规范,从与老师沟通需求到为同学解答疑问,每一个环节我都不敢懈怠。记得有一次临近活动申报截止日期,有班级提交的材料存在格式问题,我逐一联系负责人耐心指导修改,直到所有材料符合要求。任职期间,我始终牢记“为同学服务”的初心,看着一项项活动通过审核顺利开展,看着同学们在第二课堂中收获成长,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意义非凡。这段经历让我明白:所谓成长,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,用耐心和责任心诠释担当。

如今,我即将带着母校的嘱托,踏上新的征程——考入泰安市司法局,成为一名准公务员。这一路的蜕变,离不开母校的悉心培养: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,是你们用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,为我筑牢专业根基;感谢同学们的陪伴,那些课堂上的讨论、活动中的协作、生活中的欢笑,让校园成为最温暖的港湾;感谢山东女子学院给予的平台,让我在求知、实践、担当中共青团员的成长,让“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”的女院精神融入血脉。

毕业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未来,我将带着在母校学到的知识与品格,在司法岗位上坚守初心、践行使命,以所学回报社会,以热忱奔赴远方。愿我们每一位女院学子,都能带着“做文明优雅女子,创和谐美好社会”的期许,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发光发热,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
此刻,想对母校说一声:“感恩相遇,未来可期。我们永远是女院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