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媒学院21影视摄影与制作 刘儒豪 校友毕业感言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7-10 16:03:14 浏览次数:
镜头有尽处
我站在校门口,最后一次回望校园,夕阳将教学楼染成一片辉煌的金红。当目光缓缓掠过那栋熟悉的摄影楼时,心中忽涌起一阵恍惚:四年时光,恍如无数帧影像在眼前叠印而过。镜头框得住眼前景,却怎能框得住心中激荡如潮的离愁与感念?
刚入校时,我满眼皆是器材的闪光与技术的诱惑。记得第一次在暗房冲洗照片,我屏气凝神在漆黑中摸索,定影液的气味弥漫在空气里,双手在显影盆中微微颤抖,终于见到影像在纸上渐渐浮现出来——那一刻如同魔法显现,我满心欢喜,仿佛单凭这灵巧双手,便足以握住整个世界的光影密码。
然而,艺术之路上真正重要的转折,却常常发生在镜头之外。那个为写剧本而停电的深夜,烛光摇曳在宿舍墙壁上,同窗们围坐一圈,为剧中人物命运争辩得面红耳赤。我豁然明白,原来镜头并非冷冰冰的玻璃,而是人间的眼睛;当无数心灵真诚碰撞,方照见影像深处最真实有力的灵魂。
后来一次纪录片作业,我们拍摄校园里那位沉默寡言的清洁工阿姨。起初我暗自嫌弃她的平凡无奇,但后来透过镜头耐心追随她的日常,我看到了她布满老茧的双手,还有她拾起学生遗落书本时那一瞬间的温柔——原来真正的镜头语言,并非浮于表面的技巧堆砌,而在于对生活沉静深沉的凝视中,寻到人性那无言却坚韧的辉光。
尤其难忘女导演课上,十六位女生围坐一起,为荧幕上女性角色的命运热烈辩论。有人主张塑造坚强独立,有人则呼吁呈现复杂内心,唇枪舌剑中,我窥见女性视角的独特与多元。在女院这片天地中,我日益领悟:身为女性创作者,我们不只是记录者,更是用镜头赋予世界更多元表达、更温暖回响的诠释者。犹记实习时被人质疑“女孩扛不动机器”,我默默将长发塞进棒球帽,用扎实的镜头语言,最终让轻浮的声音归于沉寂——这沉默的回击,恰是母校赋予我的骨气。
如今站在此地,门内门外仿佛两个世界。再次举起相机,校门缓缓被框进取景器里。一瞬间我明白了:这四年里,女院教会我的岂止是构图?——它教给我的是用镜头去理解人间,用光影去抚慰灵魂的深度;它赋予我一种更辽阔的目光,足以穿透浮华的表象,在世间百态中定格那些静默却永恒的光芒。
时光如流,技术终有穷尽之时。可母校赠予我的精神景深却无垠无际:镜头虽终有框限,然光影绵延,如心底长明的灯。